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熬得住,出眾;熬不住,出局 — 這就是人生 (3) / 劉若榛

給正在奮鬥的你
你正在為自己的未來打拼,也許有時候會感覺看不到盡頭。但你要相信,渡過了這一段努力的自己都能感動自己的日子之後,你想要的,歲月統統都會還給你。任何值得去的地方,都沒有捷徑。
給略覺失意的你
人生會經歷三次成長:第一次是發現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第二次是發現即使再怎麼努力,終究還是有些事令人無能為力;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會竭盡全力。
給正在迷茫的你
所謂迷茫,就是才華配不上夢想:大事幹不了,小事不肯幹;不想做手邊的小事,只想做天邊的大事。但你必須知道,小事不肯幹,大事也輪不到你,趁你跌倒還能站起來的時候,先學會腳踏實地。

熬得住,出眾;熬不住,出局 — 這就是人生 (2) / 劉若榛

縱觀歷史,姜太公熬得住,終於等到了周文王;越王勾踐熬得住,終於成為一代霸主;司馬遷熬得住,終於完成了曠世《史記》……西漢名臣韓安國曾經歷漫長的牢獄之災,飽受獄卒欺凌,就這樣熬著磨練性子。等官復原職的那天,終於憑藉脫胎換骨的外柔內剛性情,步步為營,最終穩居高位,得以善終。
在我們身邊,總會有一些能捺住性子去熬、不肯輕易言棄的人。他們從骨子裡,就不肯任憑環境左右自己的人生。熬得久了,心性磨練得堅韌了,他們就算在百折千磨中,也能成為可以被打倒,卻絕不會被擊垮的人。

熬得住,出眾;熬不住,出局 — 這就是人生 (1) / 劉若榛

人生進退是常事,關鍵在意個字。火候到了,滋味自然就有了。有人說人生如粥,有人說人生如藥,也有人說人生如湯。可無論是哪種滋味,這滋味都必然是在悠悠歲月中熬出來的。
這個字很傳神。人生馬拉松,很多要靠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工作多是重複,熬才能出頭。對於自己的事情不輕易放棄,不隨便離開自己的位置,就在那裡一步一步地努力,熬得住,纔有柳暗花明。

熬,表面上是一種考驗,實際上是一種昇華,就像林語堂所說:捧著一把茶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的精髓。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不會一馬平川,在熬的過程中嚐盡各種滋味,待到峰迴路轉的那一天,肯經受這場修行的人,就會收穫超乎常人的堅毅品格。

波浪發電

波浪能是最清潔的可再生資源,它的開發利用,將大大緩解由於礦物能源逐漸枯竭的危機,改善由於燃燒礦物能源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fH3fXQamOo

車諾比的悲鳴

核變之後的車諾比,記者訪問上百位核電廠­工人、當地居民、專業科學家和醫師、官員,呈現災民隱藏多年的內在聲­音

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TvwxpxV4ls

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

芬蘭小學生,用自己賺的錢辦畢業旅行──別等餓了,才學釣魚

芬蘭小學生從中年級(約等於台灣的小學三、四年級)開始,班級就會在校內的 cafe 賣自己準備的糕點、餅乾,有時候會賣學生自己做的手工藝品;對象除了校內師生,偶爾也會有來校家長或其他學校來參加研討會的老師。一系列的活動透過分工合作,孩子回家和家人討論後自由認領,有的負責張羅製作、有的負責包裝販售,全班一起為畢業旅行努力、整個年級共同分擔畢旅支出,除了讓孩子們為自己的旅行付出、對於經濟狀況比較緊的家庭而言也較不造成經濟壓力。
資料來源http://www.cw.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629&nid=6369&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aily

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善用3C產品


禮貌、善良、正確的態度,人生必修三學分/ 周俊勳

我常常被認為是個「怪咖父母」,因為我一點也不要求孩子的課業表現,但是我對他的要求還是有,我總是笑著跟孩子說:「爸爸不會要求你要考一百分,但是我有幾個原則你一定要知道,這些原則比什麼都重要!如果你沒有做到爸爸要求的這些,你就算每天都考一百分,爸爸也還是會修理你!」
我就是要這樣教小孩
第一個我覺得非常重要的,就是禮貌
第二件我總是告誡孩子的事情,是讓他要做一個好人
第三件我會非常要求孩子的,就是態度

資料來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3594-%E7%A6%AE%E8%B2%8C%E3%80%81%E5%96%84%E8%89%AF%E3%80%81%E6%AD%A3%E7%A2%BA%E7%9A%84%E6%85%8B%E5%BA%A6%EF%BC%8C%E4%BA%BA%E7%94%9F%E5%BF%85%E4%BF%AE%E4%B8%89%E5%AD%B8%E5%88%86/?utm_source=parenting-fans-page.facebook.com&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normal_article

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

沒有退路時,路就出來了 / 洪蘭

當沒有人可以靠時,自己就勇敢起來了;也發現中國古代兵法很有道理,破釜沉舟、過河卒子的確有效,沒有退路時,路就出來了。人生不可能沒有挫折,大起大落是常事。人要靠自己,千金散盡還復來,只要有能力、有信心,絕對可以東山再起。

品格如何教? / 洪蘭

品格如何教?  從養成好習慣開始
從小養成好習慣,可以成就他一生,《漢書》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養成習慣不難,只要持之有恆即可,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說:「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俗語也說「積思成言,積言成行,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一開始教時,辛苦些,養成習慣後,便苦盡甘來了。

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

工作應該是讓我們變成更懂得享受生命的人

世界上沒有不無聊的工作,重點是有沒有做好每件事。
工作的重複性,是為了增進技能和培養專業,唯有靠著長時間累積,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就像大家會願意信任經驗豐富的醫生和律師一樣。
資料來源http://www.gvm.com.tw/webonly_content_4485.html

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

一堂地理課 女孩救了全沙灘的人

教育,不是給孩子翅膀,是要教他飛!~郝廣才

學校教育很重要,是要讓孩子學會一種思考模式。這個思考模式必須是非常活的

那他所學的,才能活用起來。

孩子有了真正付出,所學的東西才會是真實的。學校所教的東西才會是有用的。

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LFYqffMMBk

一張獎狀,讓5歲女孩拯救百萬非洲小孩!

這一天是2006年4月6日。

凱瑟琳(Katherine Commale)看到美國公共電視播的非洲紀錄片,

片中說非洲平均每三十秒,就有一個小孩因為瘧疾而死亡。才五歲大的她,

蜷縮在沙發扳著手指數數,一、二、三…… 三十,當她數到三十,

一臉驚恐說:「媽媽,一個非洲小孩死掉了,我們一定要做點什麼!」

天真,是會做傻事呢?還是天真會讓你看不見困難,而傻傻的去做,

融化所有的鐵石,創造奇蹟?

或許,我們認為天大的奇蹟,在小孩來說是那麼理所當然。

因為他們天真的翅膀,還沒有退化。

善良的力量,可以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因為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善良的孩子。

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ldkPBcjSYE

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孩子,外面世界不會輕易原諒你 (4) / 劉若榛

是的,親愛的孩子,老師是不能把你怎樣,但外面的世界可以。家長,你可以原諒孩子,但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孩子的成長沒有兒戲。
最後以于丹的一段名言作為結語:
我們總希望孩子學習高精尖的東西,但損失的是家教和門風,是做人的常識與底線。有一次聚餐,朋友帶著孩子,孩子爬上桌,像飛輪一樣轉動菜臺,什麼好吃就往自己嘴裡搶,大人根本沒辦法伸筷子。我問朋友,你不管管孩子?他說,現代教育要解放天性,不能拿老一套束縛孩子。他沒有想過,一個孩子最後是要成為公民的,是要進入社會的,如果漠視別人的存在,當別人的權利受到傷害的時候,他的天性能保證他一生的幸福嗎?
如果一個孩子沒有被自己的爹媽管教,那他被社會修理的時候會付出怎樣的代價?
所以說
好門風能教我們做人的涵養。
好門風一代一代的傳承,能讓我們在這個迅疾變化的時代裡,
找到內心不變的溫暖,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正的人生價值和秩序。

孩子,外面世界不會輕易原諒你(3) / 劉若榛

(三)
記得多年前,當班主任,處理過一起校園單車失竊案,案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主演就是班上的一個熊孩子。單車物歸原主後我將他和他的家長叫來,準備和犯錯的孩子和家長好好聊聊,他的父親卻說:“我們家不差錢,孩子就是一時貪玩,說多了會傷害他的自尊。”也許,這位天真的爸爸認為,有錢即不算竊,貪玩就不犯法。如果有一天,比爾蓋茨突發奇想去難民營行竊,那就只能當做過家家嗎?
其實,我只是想叮囑一句——孩子,長大之後沒有兒戲,校園之外沒有溫室!

請記住,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你!


孩子,外面世界不會輕易原諒你(2) /劉若榛

(二)
一名中國留學生為了和女友約會,未經同意,私自闖入女友的寄宿家庭,被警察以“私闖民宅”的罪名逮捕了。這個熱戀中的大孩子怎麼都沒有想到,一次浪漫的約會竟會約來荷槍實彈的警察。
校園裡的溫和與包容,讓我們已經習慣了肆無忌憚地侵犯別人的領地,可以把同桌的課本藏起來,可以在別人的背後畫烏龜。但外面世界的秩序和文化卻各不相同,所以,這次你不是被警告了,你被捕了!

孩子,外面世界不會輕易原諒你(1) /劉若榛

本文是一位老師講述的三段小故事,告訴各位家長及孩子,親愛的孩子,老師是不能把你怎樣,但外面的世界可以。
(一)
我有一個學生,總愛遲到。後來他到英國念高中。回國,他給我們講了個經歷,卻對自己感觸很深。原來他假期去一家華人開的中餐廳打工,結果第一天上班就遲到了五分鐘,於是被解僱了。他沒有想到,第一次因為遲到所受到的嚴厲懲罰,竟是丟了飯碗。而最令他醍醐灌頂的,是那個華人老闆的最後忠告:小夥子,如果我不解僱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殘酷!
在中國式教育的嬌寵之下,讓學生罰站也如走鋼絲,遲到自然可以逍遙法外。但多年以後,因一種積習所引發的重創,這該是多麼痛的領悟啊!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256742240&fref=nf

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轉個念頭、換個選擇,世界就會不一樣

覺得生活諸事不順、老是有人跟你過不去時,
莊子教我們唯有跳到對方的立場去想、去瞭解,才會真切的知道對方的需要在哪裡。心要像燒完的灰燼不會再被點燃,要盡量讓負面情緒消失。
我父親曾跟我說:「如果今天把生氣當作濃硫酸,你敢喝嗎?不敢的話,那你就把負面情緒當成是濃硫酸。」
所以,後來我都會把所有的負面情緒,當成一個想要趕快從身上切除的腫瘤,去對付他、不讓他滋長。
當大風吹過後,萬物也就回復到原本的寂靜了,可是為何人的心常在事情過去後,還繼續擾動不安?人的一生很短,只有兩萬多天,只要努力了,就該放下。
很多事情過去,就別再想了,不要放任心情讓自己擾動不安!應該學習讓煩惱掛心的事隨風而過,不要把負面情緒放在心上。 我們要常常像照鏡子一樣觀察自己的心靈,一旦察覺它好像不太開心,就要馬上收手。

相同的事可以完全擁有不一樣的想法。
如果我們都希望自己越來越好,就必須要放下成見。
有時候,只要我們改變站立的位置,用不同的角度,你所看到的世界就會所有不同。

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一

美國是這樣懲罰孩子 – 不打也見效

在這幾年接觸了很多美國家長和他們的教育方式,他們懲罰孩子方法,可以簡單歸結為以下兩點:「Time Out」和「Time Limit」,也就是「獨處」和「限時」。
 資料來源http://m.life.tw/?app=view&no=414953

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

台灣剩食之旅

我們可以不再浪費。

環保署將實施超市、賣場、量販店等「剩食申報制度」。

根據統計,台灣人每人每年約浪費一百公斤食物,

這些沒吃完的食物去哪了?

資料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t1-Mzvh160&list=PL6i65lqdEXKozeGf8EWSE2280R34HIzs3&index=1

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

被霸凌的背後故事


資料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aPxtXsZS90

左手剩2指 高中生勇奪國際烹飪金牌

黃威智小時候因為誤觸甘蔗機,造成左手僅有二指,
受到導師鼓勵,黃威智逐漸發現對烹飪的喜好。
高二正式進入餐旅專業領域,在老師嚴謹培訓
紮實訓練下,克服障礙,在「西餐烹飪」項目表現傑出,
蕭達仁也計畫引導威智參與「全國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
利用課餘、週末時間練習,勇奪一0三年全國金牌及國手資格。
資料取自http://news.ebc.net.tw/news.php?nid=16867

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偉大的騙局

多年以前,美國一個小鎮上發生了一起銀行搶劫案。搶劫犯沒能搶到錢,卻被保全人員困在銀行裡。他抓住一個五歲的小男孩,要求警方準備五十萬美金和一輛車,否則就要開槍殺人
談判專家尼爾森趕到了,談判未果後,他只好盡量拖延時間,讓狙擊手各就各位。 眼看綁匪就要撕票,狙擊手扣動扳機,綁匪應聲倒地,小男孩頓時給濺了一身血,嚇得號啕大哭。尼爾森趕緊抱起小男孩。
此刻,外面的媒體蜂擁而至,卻聽尼爾森高呼一聲:「演習到此結束!」小男孩這才止住哭,問媽媽是不是真的?媽媽含著淚說是演習是演習,一邊的警察也上來安慰小男孩,說他表現得非常好,應該獲得獎章。
第二天,鎮上的媒體集體失聲,對搶劫案隻字不提,所有的人都心照不宣地選擇保護小男孩的幼小心靈。
多年後,一個中年人找到了尼爾森,提起這件事,問他當初怎麼會喊出這樣一句話。 尼爾森笑說:「槍響的時候,我在想,這孩子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出這件事留下的心理陰影。但當我走近他的瞬間,上帝給了我一個啟示,讓我說出了‘演習結束’這句話。 」
這時,此人緊緊擁抱著老尼爾森,半天才開口說:「我整整被瞞了30年,前不久,媽媽才告訴我真相。謝謝,謝謝尼爾森叔叔,是你讓我擁有了一個健康的人生。」
尼爾森眨了眨眼,笑著說:「你不用謝我,
如果要謝,就謝那次欺騙過你的所有人吧
(摘錄自讀悅文摘)

從德國看台灣!談重大社會案件的媒體自律

還記的去年墜毀於法國的「德國之翼」(Germanwings)墜機事件嗎?
在悲劇發生的最開始幾天中,德國媒體是如何處理這則新聞?
在這期間,德國所有媒體自律,不允許捕捉家屬與朋友的悲痛
表情,即使拍攝,也是以背影或是以馬賽克蓋住臉部。

沒有看到任何衝上前採訪受難者家屬的畫面、沒有任何堵麥情況發生。
反觀國內的媒體呢?
資料取自https://www.gvlf.com.tw/article_content_8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