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3C產品常讓人錯過了身邊美好的人事景物

沉迷於3C產品,常會讓人忘了置身何處,
因為沉迷於3C產品,所以錯過身旁美麗的景物,
讓人誤以為:沒有平板我會活不下去,沒有電動我會很沮喪......
影片源自https://www.facebook.com/hsssznvideos/videos/599306153584090/?pnref=story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一位士兵遭到敵軍突擊後,逃到了山洞,敵軍在身後緊追著。
士兵祈禱著不要被敵人發現。
突然胳臂被狠狠的螫了一下,原來是一隻蜘蛛,當他想把蜘蛛弄死時,
心中生起憐憫,就放了牠。
沒想到蜘蛛爬到洞口織了一張新網。
當敵軍到達洞口時,發現有一張完好的蜘蛛網,猜想不可能有人躲在裡面,就離開了。
待人多一點寬容與包容,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因為有很多時候,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資料取自幾米長城

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本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共同得獎人屠呦呦在受獎時的感言

不要去刻意追一匹馬,   用追馬的時間去種草,

待到春暖花開時,   就會有一批駿馬任你挑選。

不要去刻意巴结一個人,   用暫時没有朋友的時間,


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待到時機成熟時,


就會有一批朋友與你同行。


用人情做出來的朋友只是暫時的,


用人格吸引來的朋友才是長久的。

所以,
豐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教育不只是學校的責任

孩子成長的過程,最重要的就是得學會過日子。

不放手,他們什麼都學不到。

孩子在自己處理生活的過程中,學會的東西,

不是用分數評量得出來的。

資料取自 http://blog.cw.com.tw/blog/profile/725/article/2935?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aily

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年輕不睡 老年失智 / 洪蘭

年輕人時常徹夜上網、晚上不睡,導致白天學習狀況差。 
但研究顯示,睡眠比我們想像得更重要。
別讓一時的任性,換得沒有尊嚴的老去。

現在的學生已經習慣了晚上不睡覺,徹夜上網,等到天亮,別人去上班了,他們才去睡。

因為他們不了解,年輕時的睡眠品質,會影響他們老了以後的認知能力。

在所有的遺憾中,

無知所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是最令人扼腕的。


神經科學家很早就知道睡眠直接影響學習。

睡眠時,大腦修補受損的神經細胞和組織;腦脊液與間質液的交換,

將大腦運作時所累積的代謝廢物運走;分泌血清張素、正腎上腺素(此二者跟學習有關)

和生長激素。如果缺乏睡眠,尤其是作夢的速眼運動睡眠(REM),

會影響注意力和執行能力,使反應速度變慢。

正常的睡眠可以幫助記憶的穩定,

整合白天所發生的訊息,

促進創造力的激發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良好的睡眠可以延緩甚至翻轉認知功能的老化、

提升情緒、減少憂鬱症的發生。


睡眠如果不是這麼重要,演化怎麼會讓我們花這麼多時間去睡覺?

一直更改睡眠週期,會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增加乳癌的機率。

人不要做會使自己後悔的事,年輕時,生活規律,

有節制,盡量保護自己的大腦,不要老時後悔莫及。

資料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4312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做人可以直爽,但不能沒禮貌

很多人分不清直爽與沒禮貌的分界,
以直爽當藉口卻說出沒禮貌的話,
還自我安慰說:
我這樣講是為妳好。
或許他們可能沒有惡意,
但是所說的話,卻是令人不舒服。

真正直爽的人是善於表達自己的看法,
與人溝通,絕不是只講自己高興而別人不舒服的話。

資料取自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07-148767?page=1

2016年3月7日 星期一

孩子做家事,目的不在分攤大人工作,而是累積她自己的生活力

做家事的能力,就像學會用碗筷吃飯一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而是需要慢慢累積培養,就算飯粒掉得滿地都是,我們也要稱讚孩子獨力完成一餐進食的努力。孩子在學習做家事時,隨著一次次的練習,他們會慢慢進步,如果因為一時的心急,否定了他們的努力,或是剝奪了練習的機會,沒有機會學習是一回事,失去了「願意去做」的動力,才是最可惜的事!
有了孩子,是兩個人從陌生、熟悉到結婚,成家後最關鍵的轉變,其中夾雜著甜蜜、擔心,有時也會因此爭吵。最重要的是,接受原本兩個人的關係,變成三個人、四個人,家裡的空間多了幾雙小腳咚咚咚地走路,還有喳喳的小嘴巴不停地說話,做家事打掃時,也會有小手搶著想要幫忙。有時,不是很想讓孩子幫忙,因為有太多的「擔心」與「不耐煩」,擔心孩子愈幫愈忙,本來想好好把家裡整理乾淨,卻得花費更多時間,因此產生不耐煩的情緒,引來的是愈多的煩躁、責罵或驅趕。
有時候,是基於疼愛孩子,捨不得讓他們的小手在冬天踫冰涼的水,或提拿比較重的物品很危險、抹布的不潔淨會帶來細菌……等,所以很多家事都由家長代勞,把一切都打理得服服貼貼,孩子只要舒舒服服地享受玩玩具的樂趣或把功課做好,家長們也就心滿意足囉,但,家長們真的可以就這樣滿足了嗎?
芹芹兩歲多時,弟弟也才剛學會走路,每當我拿著紙拖把打掃時,兩個人總是一人拉一邊搶著要幫忙,與其大聲斥喝要他們不要插手,我選擇把家事工具調整成他們方便使用的狀態,進行工作分派,一人拖地、一人拿抹布,我則一邊整理其它家務,一邊負責「出」一張嘴,告訴他們可以如何把事情做好,例如:縫隙處也要擦拭……等。當然囉!完成工作時,一定要大大地讚美一番,有這麼棒的心意與行動力,就是學會長大最棒的一件事啦! 
《謝謝你小幫手》(小魯)是我從芹芹很小的時候,就常常讀給他聽的一本書,故事的文字很簡單,可是卻貼切表達了孩子想努力幫忙的心情,畫面呈現出來的訊息也把孩子無法凡事做得盡善盡美的狀況,莞爾地說明;最溫暖的那句「謝謝你小幫手」則提醒著我們:孩子「願意」幫忙的心意,比什麼都重要。
除了做家務事,走進廚房更是一大挑戰。別懷疑,我指的可是對父母心臟指數的挑戰度。《我的拿手好料理》(小天下)、《大家一起做料理》(親子天下)都可以讓親子一起學習如何共同面對廚房工作,近幾年食育繪本盛行,坊間也有許多親子烘培課,其訴求便是家事能力,把平時我們總擔心孩子會受傷的場合或工具,以正確適當的引導與認識後,一起體驗這些家事背後的樂趣,箇中所學習到的,不是課業裡的必修學分,卻是生活裡不可或缺的能力,其中,更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
雖然我不是一個擅長家事與廚房工作的母親,但是很開心能有孩子的陪伴,一起學習如何能夠更輕鬆地洗淨衣服、烹煮一道好吃的料理,或是如何快速有效率把碗盤洗乾淨……,這些看起來平凡無奇的生活細瑣,點滴都是智慧,是最長時間在生命流裡隱隱竄動的力量─「家事生活力」
 作者:陳櫻慧 │ 發表日期:2015-12-22   資料來源 http://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2187

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一個從小就從身邊的成人得到足夠的關心、尊重、理解的孩子, 會有能力發展出對自己的健康自信。

孩子上小學前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在芬蘭, 培養孩子健康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是最重要的
因為擁有這兩個能力就不用擔心孩子交不到朋友。
「社交技巧最重要,其它以後再學都來得及!」
環境無法選擇,老師無法選擇,同學也得碰運氣,
但是,我們還是有可以主動做好的事:
可以培養孩子健康的自信心、幫助他們練習社交能力,
這是我們不用「靠運氣」的事,也是我們可以給孩子的「寶藏」。
想讓孩子有自信? 先理解他、尊重他
尊重孩子是不同的個體。
一個從小就從身邊的成人得到足夠的關心、尊重、理解的孩子,
會有能力發展出對自己的健康自信。

每個孩子都要在各種活動中,學習與其它小朋友合作
資料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0055-%E8%8A%AC%E8%98%AD%E8%80%81%E5%B8%AB%EF%BC%9A%E5%81%9A%E5%A5%BD%E9%80%99%E5%85%A9%E9%BB%9E%EF%BC%8C%E4%B8%8D%E7%94%A8%E7%84%A6%E6%85%AE%E5%AD%A9%E5%AD%90%E6%B2%92%E6%9C%8B%E5%8F%8B/?utm_source=parenting-fans-page.facebook.com&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normal_article&page=1